修築史略

艋舺龍山寺是泉州安海龍山寺之分靈寺廟,主要奉祀觀世音菩薩。據傳,雍正年間有渡臺移民將所佩帶的香火袋掛在樹上,多次於黑夜裏發光顯靈,遂有建寺之倡議。

(一)初建

艋舺龍山寺初建於清乾隆三年五月十八日(西元1738年)。當時推選寺地捐贈者——黃典謨為發起人,並特聘當時著名堪輿家張察元相地風水,覓了一處美人穴(現址)以興建龍山寺。同時為了與「美人照鏡」相輝映,寺前曾鑿有「龍山寺池」(今龍山商場)作為「佛祖的鏡面」,於乾隆五年二月八日龍山寺落成。當時建寺的費用,前殿耗資2萬餘元興建;正殿由三邑人晉江、惠安與南安等移民所捐獻;泉州武榮的貿易商人則單獨出資興建後殿,以供奉天上聖母、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根據推測,龍山寺在乾隆時期即已形成了前殿、正殿及後殿的三殿式格局。

(二)第一次重修

嘉慶二十年(西年1815年)六月五日,龍山寺幾乎毀於一場地震,除了佛座之外的建築物皆被夷為平地;故當時董事楊士朝、黃朝陽發起重建事宜,向三邑人募得款項1萬5千元,於同年十月八日開工重建。此後龍山寺成為清代中期臺灣大寺廟常採用的院落型三殿式格局。各殿均使用廳堂造,面寬三開間,兩側各夾一列護室,前殿入口處圍以木柵,為清代中葉的典型寺廟形式。

(三)第二次重修

重修後歷經52年,即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八月,龍山寺因遭颱風肆虐,寺壁嚴重受損,由當時董事林春峰及黃進清等人發起募捐,得款1萬5千多元,於同年十月八日再度整修。因臺灣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加上地震與颱風災害頻繁,寺廟大約每60年整修一次,即一甲子為重修周期。這次整修後又維持了52年,直到日據時期才改建。

日據時期整修前龍山寺

(四)第三次重修

清嘉慶時期修建後的龍山寺,直到日據大正八年(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時,因壁柱丹青剝落,棟樑遭白蟻蝕害,情況危岌,方由當時的住持福智和尚邀集地方有力人士倡議修建。福智和尚為修建龍山寺,慷慨捐出畢生積蓄7千2百元供作重建經費。此舉感動四方,而邀得更多地方士紳共襄盛舉。眾人公推辜顯榮出任董事長,艋舺富紳吳昌才擔任副董事籌募款項,捐款範圍包含了臺北盆地內大小30餘聚落,甚至遠至基隆、淡水等地;並募得現款20餘萬元及時價27萬餘的建築材料;並敦聘福建首席名匠王益順主持修建,匯聚匠師王益順、其姪王樹發、雕花匠頭楊秀興、石匠師莊得發、泥水匠莊廷水、陶匠洪坤福等工匠技藝,歷時4年,於西元1924年3月落成。工程規模比前幾次修建遠為浩大,為龍山寺歷年來最大一次修建。

1920年改建落成合影

此次修建改採宮殿式建築,並將原來的磚木建築改建成現在的木石造廟宇,廟貌煥然一新。中國南方宮殿式的建築,媲美北京大和殿;格局莊嚴,極盡雕樑畫棟之美,不僅全臺廟宇紛紛仿效,還吸引外地觀光客前來瞻仰風采,堪稱臺灣建築裝飾登峰造極之作。現在所看到的龍山寺除了正殿以外,多為1920年代所修建。

(五)光復後重修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同盟軍誤判龍山寺為總督府而投下燒夷彈,命中正殿和東側護廊,除了觀世音菩薩神像外之建築全部燒毀。戰後由於民生凋敝,直到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才由王益順之侄王樹發的義子——王世南先生負起重建大殿的任務,依原有規模重建,動員10餘名師傅,於民國四十八年(西元1959年)完工。

民國三十四年大戰前正殿
日據時期整修後龍山寺

(六)近年重修

光復後,龍山寺為了方便民眾參觀所需,還增設了地下公廁及夜間照明設備。後殿文昌廳在民國七十一年因火災重建,七十二年十二月完成;關帝廳、媽祖廳因受霉菌腐蝕及白蟻蛀蝕,於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重修。後因「九二一大地震」,中殿石柱毀損,於民國九十年二月再行修復。本次匠師陣容包括:大木作匠師龔鼎旺、剪黏匠師陳義雄及彩繪匠師蔡龍進。

今日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從清乾隆三年初創以後,歷經嘉慶年大修、同治年小修、日據大正年間的大改修,以及臺灣光復後的數度修築;包括其間數十次的小整修,例如屋脊的裝飾,樑架彩繪、鐘鼓樓換屋頂及後殿文昌廳因祝融之災而重建,方有今日所見之規模。這座既宏偉又精美的寺廟仍保有歷次修建的痕跡,它見證了臺灣北部由清至今的發展史,是臺灣寺廟建築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