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歷史
大臺北盆地自清代開始拓墾起,艋舺即是臺北市最古老的商業地帶。早期中國福建移民來到艋舺,其中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從原鄉安海拜請觀世音菩薩分靈來台,建立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同時具有地方治理、防禦、教育和商業等機能,形同民間政府。
艋舺龍山寺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當時淡水河河運盛極一時,使艋舺河岸成為來台漢人與原住民族「平埔族」以物易物和文化接觸的重要地帶,很快在數十年間,艋舺發展成臺灣北部最大的河港聚落。此後百年,清廷對臺灣的治理重心逐漸從南部往北部轉移,艋舺也逐漸取代臺南府城的政治與商業地位,「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成為流傳數百年的古老民間諺語。
艋舺龍山寺有一個神話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渡海來台的商人路經此地,因一時尿急要在竹林中就地方便,便將身上的香火袋掛在竹枝上,等到離開時卻忘了帶走。到了夜晚香火袋在林中發出光芒,附近居民見此異狀前往查看,發現這個寫著「龍山寺觀音佛祖」的香火袋。附近居民紛紛相信對此香火袋許願後願望就會實現,於是信奉者越來越多,最後地方仕紳共同出力出錢建造了這座寺廟。
2018年11月12日,艋舺龍山寺經文化部核定,正式從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本寺採坐北朝南方位,為古典三進兩落回字形宮殿建築。在建造之初已具備前、中、後殿的三殿式格局。前殿廟門為十一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龍山寺歷來遭受多次天災、戰亂,進行過幾次較大規模的整建,分別是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在大地震中頹倒、同治6年(西元1867年)遭暴雨肆虐造成山牆毀損。
大正8年(西元1919年),因逾五十年未修,寺內樑柱蟲蛀侵蝕嚴重,龍山寺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改建,集結當代最頂尖的建築師與工藝師共同設計監造完成,從原本較小規模的三開間變成十一開間格局,一舉成為當時全台最大也具有精湛工藝的指標性寺廟。龍山寺前方原有一座大蓮花池,為建寺時配合風水師堪輿之美人穴位所挖掘的池塘,有觀音菩薩「美人照鏡」的美意,1923年日治時代填平改建公園。今日寺前的捷運站公園上設計了一個小型噴水池,藉以訴說這個典故。二次大戰末期,盟軍進行台北大轟炸,龍山寺正殿不幸被燃燒彈擊中燒毀殆盡,所幸戰後1952年起在地方人士奔走之下重建原貌。
李朝北,1920-30s
神祇
艋舺龍山寺主祀神為觀音佛祖。除了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普薩外,寺內也有道教民間信仰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華佗仙師、月下老人等諸神,成為台灣特有的儒釋道三教融合信仰文化的代表性廟宇。每當寺廟祭祀法會時,仍由佛教僧侶主持,遵守佛寺禮儀形式。
民俗活動
光明燈與平安燈:每年歲末,艋舺龍山寺開放登記點光明燈服務,信徒踴躍,加上觀音菩薩靈威遠播,經常供不應求。其中最受歡迎的聖母殿光明燈、文昌殿光明燈、藥師燈,由於空間名額有限,總是吸引大批民眾數週連夜排隊爭取。不過近年隨著寺方的革新措施,以往人潮長龍環繞龍山寺周圍的畫面已不復見。這一年一度的光明燈與平安燈,延續自今已成為艋舺年節的特色風景,也是老台北人珍貴的回憶。
謝燈與點燈、灑淨:龍山寺光明燈例行在每年年底由法師帶領謝燈,在更換新年度祈福信眾燈籤後,於除夕當晚舉辦隆重的點燈儀式,在誦經獻供後,點亮所有燈座。點燈儀式結束後,寺方人員由法師引領繞行全寺,並走出寺外,依序為街道、公園環境灑淨,意在祈求「合境平安」,沿途可見民眾自行列隊,等候接受佛祖甘露水淨潤身軀,以求除去身上穢氣,為新的一年之始帶來鴻運。
一〇八響平安鐘:除夕跨入大年初一深夜時分,寺方舉辦一年一度的傳佛教寺廟儀式「一〇八響平安鐘」。寺內鐘樓、鼓樓難得一見敞開大門,由住持與法師以一誦經一鐘聲方式,帶領一百零八次敲鐘祈福。鐘鳴畢,接續鼓樓擊鼓,以傳統古禮「三通鼓」儀式進行,過程中全寺平靜莊嚴肅穆,是感受沉靜內在心靈的神聖宗教文化儀式。
黃適上,2010
鑽燈腳:農曆除夕晚間九時,寺方在廟埕內舉辦「鑽燈腳」傳統民俗活動點燈儀式,兩座由傳統工藝師製作的精美巨大花燈-「平安總燈」與「生肖祈福主燈」在農曆初一至元宵期間設於廟埕,供民眾沿花燈下方穿越,取其「添丁發財」、「封侯進第」、「步步高陞」之意,祈求整年運勢平順,是在地人每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也吸引無數觀光客前來。
黃適上,2009
元宵燈會:農曆正月15日是熱鬧的元宵節,燈會活動則是龍山寺傳統上在地的重要慶典,在早期有台灣三大元宵燈會盛名。過往年代,春節期間龍山寺廟埕會展出大型電動花燈,有各種歷史傳奇人物、神話傳說、珍奇動物等主題作品,由企業出資聘請名匠製作,捐贈於龍山寺展出。另外中小學校舉辦學生花燈競賽,大人小孩自製花燈上街爭奇鬥妍,吸引各地民眾前來欣賞。電視公司也在此舉辦盛大猜燈謎晚會現場轉播,把艋舺龍山寺前擠得水洩不通。現今元宵節燈會改由政府委託民間廠商辦理,每年燈會地點視狀況而定,盛況已不如從前。
浴佛節:農曆4月8日為佛陀釋迦牟尼聖誕,俗稱「佛誕」、「浴佛節」。龍山寺內準備香草甘茹水供信眾引瓢淋浴佛身,源自傳統佛教「水供」儀式。當天上午在寺內也有慶典活動,以迎佛、遶境、浴佛等儀式進行。
中元普渡與放水燈:農曆七月份為台灣傳統的「鬼月」,象徵陰間之門開啟。整個農曆七月,龍山寺有多項活動祭典,皆帶有施食餓鬼、超度亡靈、助道解脫、拯救十方孤魂之意。中元節除了在龍山寺有大型盂蘭盆勝會之外,地方其他廟宇也有舉辦,民間也會發起大型普渡,十分熱鬧。龍山寺在農曆7月14日傍晚開始豎水燈排,接著遊行隊伍繞行市區抵達河岸,晚間七點進行放水燈儀式,接引水路孤魂,為其施食與超度,是傳統社會表現人們對於神鬼萬物的一份崇敬與慈悲。
黃適上,2012
其他慶典:龍山寺一年當中各月份還有許多神明慶典、法會;每日清晨6點與下午3點45分皆有早晚課誦經,上午8點也有誦經共修,皆為瞭解與體驗台灣佛教、道教文化與在地信仰生活的絕佳選擇。
周志勳,2011
藝術
艋舺龍山寺現有的規模,歷經兩、三百年來數次整修擴建而成。然而今日所見之形式與格局,從1920年代大規模修建之後便已確立,而有關這次的整修曾在艋舺歷史上留下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龍山寺屋樑牆柱損毀不堪,經歷風災、白蟻等長期侵害,逾半世紀未修,廟體頹危。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平日生活節儉,以粗糠剩菜為食,全身袈衣粗布補丁,人們稱作「乞丐和尚」。福智法師眼見佛門聖地殘敗無人聞問,於是拿出自己一生的積蓄-七千兩百日圓捐給龍山寺,並開始發起募款。這筆錢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等於是辛勤工作十年的收入,人們受到福智法師這種崇高人格的感召,紛紛起而響應這次的義舉,許多地方重要仕紳商賈投身捐款及號召的行列,善款物資從各地湧入。據載這次的捐款包含材料物資的捐贈總和超過六十萬日圓,如此巨大的社會能量,促成這次堪稱台灣寺廟建築史上深具劃時代意義與藝術影響力的偉大工程。
整個重建工程由泉州惠安著名大木匠師王益順主導與設計,並集結當代工藝界一時之選,將各種不同工班的大匠名師有計畫地分工逐步施作。從1920年到1924年止,以絕佳的效率跨部門協調合作,將原本的寺廟式建築脫胎換骨變成宮殿式建築,打造出這座巧奪天工、工藝精緻的台灣第一名剎,一舉成為當代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寺廟,吸引各地寺廟爭相仿效。
在材料部份,主要木料由福州進口高級福杉;石料則取自廈門泉興石廠。首先土水匠師完成建築的地基、台基、基作與重要的主體磚造、石砌等基礎結構後,大木匠師及石匠便在現場進行需要繁複巨大且精密技術的支撐結構鑿刻工程。建築結構完成後,接著進行屋頂作業,由瓦匠完成屋脊、屋瓦後,建築主體便大功告成。最後一個部分則是傳統建築裝飾工藝的呈現,由各細部匠師進行精緻的裝修工作,包括木雕、石雕、彩繪、泥塑、剪花、交趾陶等。
可惜的是,發起重修的福智法師在完工前兩年便圓寂過世,無緣看見人們今日所見到的艋舺龍山寺宏偉莊嚴面貌。
李火增,1941
艋舺龍山寺從1920年代之後,歷代的每次重建、整修,幾乎都是由當代名匠操刀,台灣本島與福建匠師多有參與,可謂是集歷代名家工藝於大成的最高藝術殿堂。
廟埕
歷史
山門,是佛寺對外的第一個出入口,進出佛門淨地的正面樓門,也可說是佛教寺院的根本象徵。山門原為「三門」,蘊藏在佛經裡提到的「空」、「無相」、「無作」這三種修行的基本概念,是對佛寺必要的理解,因此三門是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組成,又稱解脫門。
龍山寺山門建於1968年,藉以區分佛門與世俗界地。自日治時代以來,廟前廣場僅有一排低矮石柵欄與外界區隔,原無山門和圍牆。1956年,市政府將原本幽靜的寺前公園規畫成臨時攤販安置處,後來更興一度建大型商場,使得龍山寺周圍環境發生巨大改變。
艋舺龍山寺,1994
龍山寺寬廣廟埕採花岡石條鋪設。清代往來於台灣海峽的大型木造帆船,在航行來台途中為避免船身搖晃,在船艙底下裝滿石材,回程時則載回台灣米糧。這些石材成為當時社會重要的工程建材,艋舺龍山寺廟埕所鋪設的就是這種壓艙石,具有珍貴歷史價值。
二十世紀後期,因應社會環境變遷,龍山寺進行淨化寺廟計畫,陸續設計規劃廟埕兩側的山水庭園造景,名為「淨心瀑布」。
藝術
建於1968年的山門,由台北名匠廖石成所設計建造,為四柱三間,中央高起,兩側低平,為歇山重簷式牌樓建築,與寺廟本體相互呼應。山門屋簷下方設計一片網狀連續斗栱支撐屋頂,繁複細緻的小型如意斗栱有如鏤刻花雕一般,不但具有視覺上的傳統建築裝飾美感,同時對地處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來說,兼具實質的防震作用。
周志勳,2015
山門樑柱上有一對對聯,由當時任考試院院長的孫中山長子孫科所題:上聯「龍象為佛門法力表徵杯度錫飛救世共宏菩薩願」,下聯「山川萃員嶠人文盛美風淳俗厚化民深體聖賢心」。此外,山門入口旁的龍山寺石碑也頗具歷史意義,為晚清進士賈景德題。
黃威翔,2020
龍門-虎門
歷史
龍門位於龍山寺前殿中央「三川殿」之左翼,右翼則為虎門。龍門、虎門與三川殿共同組成龍山寺的第一進,是進出寺廟的主要門戶。進入寺內必須由龍門進入。〈需特別注意:左右邊以神明視線所面對的坐向為準〉
龍門與虎門內分別設有獨立的門廳,稱為龍門廳與虎門廳。三川殿在整個寺廟中央雖也設門,但此廟門在台灣民間信仰中為神明進出專用,僅在重要節日或祭祀活動才開啟。在台灣習俗裡,一般民眾應由左側的龍門進廟,出廟時走右側的虎門,亦即左進右出,俗諺說「登龍門,出虎口」,為招吉避凶之意。反之則犯「入虎口」的忌諱。
1920年代整建時,主持整體設計規劃的匠師王益順以極具巧思的創意,將龍虎廳比照中央三川殿設計,但依照傳統建築空間倫理,龍虎門屋頂應當低於三川殿,符合中路高、兩翼低的原則。
為此,龍門和虎門屋頂皆設計前後二層,前面一層屋頂降低,藉以襯托三川殿屋頂的高聳。另外也將三川殿的中央屋頂拉高,產生更大的視覺落差,突顯出三川殿的宏偉。獨特層疊交錯的屋頂設計,讓龍山寺第一進門面從建築到屋頂線條展現出無比的莊嚴華麗。
由於精巧多變的屋頂高度設計,也讓龍山寺第一進所有樑柱結構都必須重新計算,增加了建築上的難度,其高規格設計與建築工法,皆為台灣首例,堪稱台灣傳統寺廟形式中絕無僅有的經典佳作。
鄭麗雪提供,1968
三川殿
歷史
艋舺龍山寺是清代傳統三進兩落寺廟建築,從山門牌樓進入後,廣大廟埕前的「三川殿」即是龍山寺的第一進,是寺廟門面、是前殿,主要的出入口也連接在左右兩側的龍虎門廳。
艋舺龍山寺,2015
清代廟宇建築是以「殿」為中心點,往前後方加上前後殿的概念,稱為「進」。整座寺廟最重要的信仰核心為「主殿」,例如艋舺龍山寺的第二進即為祭祀主神觀世音菩薩的「主殿」。往兩翼發展,則加上門廳及護龍。護龍即為左右側廊道,稱為「落」。寺廟規模越大,殿堂、門廳和護龍也就越多越繁複。
早期社會,為了彰顯建築或建造者的社會地位,首重建築本體規模的正面寬度。龍山寺現今的三川殿樣貌,為五門、十一開間(兩根樑柱間計為一開間),其氣派的樣貌與格局都是在1920年代大規模重建時奠定的基礎。艋舺龍山寺三川殿的格局特殊,只有極少數的大型廟宇能與之並論,無論在建築規劃或藝術性表現上,都是源遠流長獨一無二的社會文化結晶。
第一進為三部份所組成,包含三川殿(前殿)、龍門廳與虎門廳。三川殿的殿門稱為三川門,在傳統信仰精神意義上,此為天界神祈專用的出入門。艋舺龍山寺僅在重要祭祀慶典或節日時打開此門。
艋舺龍山寺,2012
龍山寺設計師王益順在當年規畫時,大膽將原本一般性常見的三川殿屋頂推升,大幅拉高屋脊高度,成為歇山重簷式的屋頂設計,藉以凸顯正面的高大雄偉視覺。這種原本僅用在廟宇正殿的建築技術首次被用在前排的三川殿上,可見在當時的社會期待下,頗有將龍山寺一舉推上台灣民間信仰崇高地位的歷史性意義。
王益順出身泉州惠安木匠世家,為奠定溪底派工藝地位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遍布各地,例如:廈門南普陀寺、惠安青山宮;在台灣則有金門王氏宗祠、陳氏宗祠、鹿港天后宮、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臺北孔廟等。
神祇
前殿供奉配祀三寶佛。
面對正殿,中央為釋迦牟尼佛,手持寶珠,為佛教教主,為眾生說法傳教。
面對正殿,右側為藥師琉璃光佛,手持寶塔,為眾生解除病痛及消除煩惱。
面對正殿,左側是為阿彌陀佛,手持蓮花。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
依照佛教儀軌,龍山寺的祭拜順序須先從三寶佛禮佛後,再依序由正殿開始參拜。
藝術
雙凹壽:龍山寺前殿中央為「三川門」,為了凸顯正面空間的豐富層次變化,設計出兩層往內退縮的入口空間,稱為「雙凹壽」。早期傳統寺廟只留一層凹壽。
銅鑄蟠龍柱:位於三川門前左右兩側,為全台僅見的一對以銅鑄造而成的蟠龍柱。創作者為大正10年(1921)人稱「尪仔福」的全台知名匠師-洪坤福大師一手塑形設計。專精交趾陶及剪黏技藝的洪坤福先完成打胚後,再交由台北鐵工廠李祿星開模鑄造,是融合兩種傳統工藝相輔而成,十分珍稀。
柱,是建築的重要承重結構,在傳統建築中也是極為重要的裝飾性構件。此對柱採一柱一龍對稱配置,為頭下尾上降龍形,龍身翻騰盤繞,背鰭強烈扭轉,鱗片細緻分明,龍掌呈四爪,剛健有力。龍頭在柱底部分躍然昂起,下方柱珠以海浪與鯉魚躍身構成,頗有翻雲覆江之意,蟠龍騰駕天際則綴以雲霧交錯。此外,柱身雕以多尊封神榜神話人物,柱頭帶有西洋希臘式植物紋飾風格,整體藝術格局氣勢雄偉,為台灣龍柱華麗時期的代表作品,作為山川殿入口重要意象,有著盛情迎訪之美意。
洪坤福的作品,在龍山寺內另有後殿東西廂房的龍虎堵交趾陶壁面。在台灣各地,許多重要廟宇都曾邀請洪坤福操刀,例如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朴子配天宮、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孔廟等。
張乾榮,1980s
抱鼓石:三川殿中門兩側有青斗石雕刻而成的抱鼓石,是門柱的強化結構,視覺上則有裝飾美感,它的雕刻圖案蘊含深刻文化意義。右側抱鼓石正面雕刻為雙龍搶珠,背面有馬和喜鵲,象徵馬上見喜;左側抱鼓石正面為蒼龍教子,背面有蜜蜂、猴、綬帶鳥、鹿,意謂封侯受祿。右側及左側抱鼓石下方,分別有宮廷仕員,一邊手執旗與球,另一邊執戟與磬,發音隱含祈求吉慶之意。這些具有吉祥願望的象徵性裝飾,是台灣傳統建築匠師經常採用的表現手法。
艋舺龍山寺,2010
屋頂:大木匠師王益順,採用正統「正四垂八翹」的建築技法,將屋脊中間一段切開向上升高,兩側飛簷則不動,藉此拉大中央屋脊與兩側飛簷的高低差,造成一種屋頂上另有屋頂視覺。這種作法在樑柱支撐結構上增加許多難度,展現頂尖建築技藝。與其他寺廟相比,三川殿的屋頂不但寬度更大,高度也更高,層層疊疊的屋頂錯落有致,產生令人目不暇給的美感。
對看廳:三川殿的背面,採用開放式的殿堂設計,隔著中庭與正殿相望,稱為對看廳。主要結構為柱,沒有牆壁隔間,視線直接穿透空間,將正殿、中庭、兩側廂房與高大的鐘鼓樓連成一氣,創造簡潔寬闊的舒適感,是龍山寺內最壯觀動人的一景。
李釣綸,1970-80s
藻井:由於屋頂上建築技法的繁複運用,使得三川殿的屋脊多達十九條,從內部抬頭仰望,建築表現十分驚人,是欣賞龍山寺工藝的重點之一。屋脊上的大量工藝雕飾,為當代數一數二的極致藝術展現,天花板的八角形藻井值得特別駐足觀賞。藻井由於線條結構分布細密,俗稱「蜘蛛結網」,是建築物天花板上的「回」字型上升結構,由四周往中心點漸次提高,由許多狀似如意的細小「斗拱」層疊而成,並加上花紋裝飾,堪稱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工藝。藻井下方有八個木雕獅座將藻井抬起,塑造出華麗莊嚴的氛圍。正中央彩繪八卦圖案,為過往信眾避邪祈福。
艋舺龍山寺,2012
石雕窗:三川殿中門兩側牆壁的方形石雕窗,採用整塊上等青斗石材,以透雕的技術打造而成。題材取自三國人物故事,右側石雕窗主題從上而下依序為:古城會、孫權計破曹操、許褚裸衣戰馬超。左邊石雕窗則是:取長沙、劉玄德醉走黃鶴樓、馬超夜戰葭萌關。畫面中每個人物神情動作都不相同,栩栩如生。窗緣採用泉州粉紅花崗石,花鳥細雕陪襯於旁,青粉互相襯托,是傳統文化的視覺饗宴。
黃威翔,2020
門聯:三川殿正門門柱上有一對重要對聯,為清末北臺重要仕紳魏清德的詩題,並隔海請光緒朝改革派總理大臣康有為題書,為1920年修建時所刻,上聯「龍舸渡迷津發大慈雲只要眾生回首」,下聯「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堪稱艋舺龍山寺重要文物寶藏。
匾額:三川殿內重要匾額「光明淨域」,由被譽為當代草聖的近代書法大家于右任草書題字。另外,右側匾額「柔順利貞」為1871年同治年間留下之珍貴古物,由泉州北郊金萬利所立。左側「通身手眼」為清代艋舺第三大富商及慈善家之後代,晉水王宗河所獻。
艋舺龍山寺,2012
門神:門神是傳統社會重要民俗信仰,傳統家庭和廟宇大門上皆有雕刻、彩繪、懸掛或張貼之神像。古時門戶多為兩扇,所以門神也以雙數為主。龍山寺三川殿中門共六扇,一扇一門神,共三對門神。中為哼哈二將,左側紅面為哼將軍鄭倫,右側青面為哈將軍陳奇,形貌威武。外側兩對則為佛教護法神四大天王,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原作為台南名畫師陳壽彝約於1967年彩繪完成,歷年整修後已多有改變。
排頭:從屋頂垂脊延伸向外的前端,以各種人物故事裝飾,稱為「排頭」。一具屋頂裝飾性,一則具屋脊鎮壓作用。在材料上,採用早期俗稱「馬桶釉」燒的低溫陶,以白瓷釉燒製後再上色,製作較為方便,減少溫度改變造成胎體變化,背面中空,讓成品不易產生龜裂。
艋舺龍山寺,2014
剪花:艋舺龍山寺的一大特色是擁有大量的剪花工藝。在1920年代大整建時,剪花工程交由洪坤福和林平兩位匠師包辦,剪花師的工作包含剪粘、泥塑上彩、交趾陶等工藝,涵蓋捏塑、陶藝、鑲嵌、彩繪等技術。主要分布在排頭、屋脊、牆面、水車堵上,運用範圍非常廣。從工藝價值來看,由集結當代一時之選的工藝匠師共同創作,讓藝術表現上極具觀賞性。可惜歷年整修後,現多為後期工藝師重作,已無原作。
交趾陶:龍門脊堵上的交趾陶為一大特色。由張添發製作,取材自三國演義孔明七擒孟獲的故事,人物高約30~40公分,頭部約9~10公分,其風格頭大身小,表情生動,形成視覺上的趣味。虎門排頭的交趾陶為陳天乞之作,取材自五虎平西演義,以人物姿態生動傳神見稱,人物比例較為修長,頭部約為全身的五分之一。陳天乞擅長二次燒,釉上彩的交趾陶,圓球形寶塔是它的特色,俗稱為饅頭塔。二人都是知名工藝大師洪坤福的徒弟。
鐘鼓樓
歷史
龍山寺中庭配置左鐘右鼓,東側護龍(龍邊)廂方上方即為鐘樓所在。下層四周帶有柱廊,形成非常有層次感的造型。屋頂的轎頂造型是台灣建築史上首見,渾圓的S型曲線讓龍山寺的天際線多了一道美好的風景。
樓的主體採六角形設計,但因受限於下層廂房淺而寬的空間,無法成為正六邊形,而是扁的六邊形,產生了外觀上的變化性,這也是台灣所首見,從外頭看過去,鐘鼓樓的空間看起來是寬的大的,足堪與正殿的氣派相互呼應。樓的構造是由兩圈柱列所圍成,內圈柱以「通柱」的手法由地面直通到屋頂,支撐起上方的兩層屋頂,外圈柱廊則與一樓同高,支撐下層的屋頂。內圈柱下方配置了格扇門,鐘與鼓則懸掛在樑上的一圈斗栱上,在設計和空間上的趣味別出一格。2009年12月14日建寺270週年紀念暨圓通寶殿、鐘鼓樓重修慶成典禮。
龍山寺鼓樓位於中庭西側(虎邊),下方為過水廊的廂房所在。
台灣早期寺廟會將鐘、鼓設置於正殿之內,日治時期開始將鐘鼓樓分開來設計。1920年代,在王益順主導下,龍山寺的鐘樓和鼓樓成為獨立的建築主體。這種作法自古即是位於城市大型寺院的格局,由於龍山寺受限於市街密集地帶,空間有限,因此王益順將其發展出新的結構工法,將鐘鼓樓完美設置在護室上方,是全台首次出現的轎頂式重簷頂鐘鼓樓,造形獨特,美輪美奐。
鐘鼓樓建於東西護廊廂房的硬山單簷屋頂上方,不僅提升了樓閣本身的高度,王益順更巧妙地利用空間規劃上的錯覺,將外觀做成假三層屋簷,讓鐘鼓樓看來更為高聳華麗,並同時解決了建造鐘鼓樓用地不足的問題,這些改變都引領了台灣各地廟宇建築的新風潮。
傳統鐘鼓樓是寺廟舉行儀式時的重要禮器,同時也是寺院日常作息的依歸,有著日出鳴鐘而起、日落擊鼓而息的「晨鐘暮鼓」報時功能。又以方位來說,配合著艋舺龍山寺坐北朝南的座向,日昇東方為鐘樓,日落西方為鼓樓,故其為「左鐘右鼓」。不過,這樣的晨鐘暮鼓傳統已不再進行。
鄧南光,1950-60s
民俗活動
除夕 擊鼓鳴鐘賀新正
除夕跨入大年初一深夜時分,寺方舉辦一年一度的傳佛教寺廟儀式「一〇八響平安鐘」。寺內鐘樓、鼓樓難得一見敞開大門,由住持與法師以一誦經一鐘聲方式,帶領一百零八次敲鐘祈福。鐘鳴畢,接續鼓樓擊鼓,以傳統古禮「三通鼓」儀式進行,過程中全寺平靜莊嚴肅穆,是感受沉靜內在心靈的神聖宗教文化儀式。
黃適上,2019
藝術
鐘樓內部懸掛的鐘,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所造,高約170公分,寬約110公分,外部刻有「淡水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的字樣,除了兩聯佛教詩文,當初鑄鐘時的船戶、商號、官員,以及龍山寺的董事等都名列於上。見證艋舺龍山寺長遠而悠久歷史。
鼓樓內現存有兩座鼓,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物。
大鼓立於地面鼓架上,直徑與高度皆為150公分。根據文獻記載,此鼓為日本時代台灣神社所用之物,鼓身據說由整塊柳木刨空製成,與一般台灣佛寺之鼓形式不同,十分珍稀。另外一座體積較小,從鼓樓屋脊頂樑往下懸吊,體積較小,製作年代約為清同治4年(1865)。
正殿
歷史
正殿稱為圓通寶殿,奉祀龍山寺主神觀世音菩薩,初建於19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是日本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也有不少軍事據點, 1945年1月,美軍開始轟炸台灣各大城市,同年6月8日凌晨1時,盟軍夜襲台北,誤將艋舺龍山寺正殿認成軍事目標總督府,投下燒夷彈。木造的正殿建築中彈後全毀,右側護廊也幾乎燒毀殆盡。建築本體、殿內所有神像、珍貴文物與匾額、雕刻等,都在火災中付之一炬。
然而,此次轟炸卻留下意外的神蹟,龍山寺內無人傷亡,而且主神觀世音菩薩神像也毫髮未傷,成為神明顯靈守護百姓的數百年地方傳說。
戰後,由於民生困苦,在地方仕紳努力下,龍山寺直到1955年開始進行正殿重建計畫。由原設計者泉州溪底派王益順之養子王世南按照原貌重修,僅作小部分更動。大木匠師為台北極負盛名的陳己堂與廖石城操刀,二人皆為台灣本地著名漳州派名匠陳應彬徒弟,打造出融合泉、漳二派風格的艋舺龍山寺正殿,為台灣罕見之例,成為更具族群包容性的宗教信仰廟宇。
早年艋舺龍山寺前後殿共設七座香爐,近年響應環保訴求,實施減香減爐措施,現今留下一座中庭的觀音爐。觀音爐的周邊四個角落,有四個裸身戴帽的洋人力士,共同撐起香爐,此為古時台灣民間因受洋人武力來犯受到欺壓剝削下,所展現的社會敵意表現,為傳統建築上常見的手法。在民間有「憨番扛廟」的說法。
李釣綸,1980s
神祇
正殿中央神龕供奉觀世音菩薩,採坐姿,左右殿配祀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從祀韋馱、伽藍二護法,左右壁各有一座十八羅漢山,神龕內除奉祀羅漢之外,也奉祀了山神、土地神、四海龍王。
艋舺龍山寺編輯部,2010
龍山寺主祀神明觀音菩薩,為乾隆3年(1738)由地方士紳共商赴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來台。早期福建移民渡海來台後,於清初陸續在台灣南北各重要河港創建五座龍山寺,分別在鹿港、艋舺、府城、鳳山、淡水,皆是由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
1945年盟軍轟炸台北,正殿中彈全毀,主神觀音菩薩奇蹟般地毫髮未損,僅臉部燻黑,地方民眾莫不稱奇。據載,龍山寺正殿從前為流浪漢容身之所,空襲前一天不知何故突然飛來大批蚊子,眾人無法忍受被迫離開正殿,不料隔天就遭轟炸,因此沒有任何人傷亡。民間傳說,當時有人看見一位白衣女子以手接炸彈,故至今流傳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神蹟。
觀世音菩薩在台灣民間素有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形象,同時能超渡亡魂,具有廣大無邊神力,能保佑平安,因此受到老百姓的愛戴。觀世音菩薩也是一般家庭供奉的神祇。
在正殿虎邊,有一尊日治時期完成的釋迦牟尼像,名為「釋迦出山像」,為臺灣首位西洋雕塑藝術家黃土水所作。黃土水,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國美展的台灣藝術家,被譽為「台灣的羅丹」。1926年,艋舺仕紳魏清德委託黃土水製作一尊新的神像,以上等櫻木刻製,完成之後獻給龍山寺。在二次大戰中,此作隨著正殿一起炸毀,目前所見塑像以黃土水原模翻製成銅質複製品。
李火增,1941
藝術
西元1959年,正殿重建工程完成,大致延續了1920年代王益順的風格,屋頂為歇山重簷式。屋脊上有裝飾剪黏及交趾陶,正脊中央置有寶塔,兩端置水龍,屋脊翼角有飛鳳及螭龍裝飾。放眼盡是講究細節與精湛工藝。
石柱與台基:正殿為寺廟地位最高的殿堂,因此在傳統上建築高度也必須是全寺最高之所在。正殿興建於一座高起的平台上,此建築底座保留日治時期原有石台基礎。四面由22根石柱組成迴廊,包含8根雕花柱及14根圓柱組成,採「對場作」工程方式進行。將工程對分成兩個或數個部分,分別委託不同匠師同時進行施作,為加速工程進度與激勵匠師良性競爭與彼此合作的當代工程常用手法,現今在欣賞時可細細品味其同場競合間的趣味關係。例如:正殿正面雕花柱中,中央兩根龍柱為匠師張木成所作,兩根花鳥柱及右邊轉角兩根龍柱為蔣銀牆作品,左邊轉角兩根龍柱則是蔣文浦作品。石欄杆依舊貌重新打造,柱頭圓球和花瓶狀欄杆,皆受西洋建築時代影響。
石雕八角窗:位於正殿左右迴廊的石堵牆上,八角窗採觀音山石雕刻而成,四邊角為蝙蝠,意為賜福,中央有松鶴仙翁與麻姑獻瑞,寓意長壽。也是採張木成、蔣銀牆二位匠師對場作,歷經六年完成,石雕題材與造形互相呼應,但雕刻手法各異其趣。
艋舺龍山寺,2013
蟒龍階:正殿前方有一座向外延伸的方形月台,作為祭拜與宗教儀式的進行空間。月台前方另凸出一座斜坡式設計,名為「御路石」,源自古代皇帝專用通道,在寺廟中則象徵神路,在台灣則稱「蟒龍階」。上有龍形,右掌持印、左掌握珠,裝飾各式水族於側,代表祥瑞之氣。
艋舺龍山寺,2012
對場:除了石匠藝師,大殿的重建過程中各部門皆大量採用對場方式。木雕為黃龜理、蘇海萍。剪花為陳天乞與朱朝鳳。彩繪則是台南名家潘春源。此次重建可說集全台當代工藝匠師作品之大成,為戰後名家聯手的大型歷史鉅作。可惜同樣經過歷年重修後,有許多部分已成為全新作品,例如彩繪與剪花。
正殿藻井:大殿內部天花板,有另一座巨大藻井,為大木匠師王益順在台灣設計製作的少數四座藻井之一。藻井四周低、中間最高,高度次序代表建築尊卑。藻井有象徵佛教輪迴之意,最頂部稱為「頂心明鏡」,照明人心善惡。此藻井在1920年代王益順的設計中,以逆時鐘方向盤旋而上,由16組斗栱撐起,到了1950年代重修後,改由32組斗栱支撐,並改為順時鐘旋轉。
艋舺龍山寺,2005
正殿神龕:神龕是供奉神明的木製小閣,觀世音菩薩便安座於此中。正殿神龕由日治時代台灣木雕名匠黃龜理設計與創作,其木閣棟架精雕細琢,覆以金箔,顯現莊嚴寶剎的崇高地位,為龍山寺最為金碧華麗之設施。精細雕工與藝術性,堪稱近代寺廟的經典。
慈暉遠蔭:正殿正面上方懸掛的「慈暉遠蔭」匾額,為清光緒皇帝御賜,可惜原件已在二次大戰時已燒毀,現為復刻品。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爆發,法軍入侵基隆,進犯獅球嶺,清軍節節敗退。當時主掌台灣防務的欽差大臣劉銘傳擔心台北失守,準備撤離北部南遷,艋舺地方人士得知此事後,群情激昂,龍山寺緊急召集地方仕紳共同上奏陳情書,同時寺方立即組織出動地方義勇軍協助戰事,結果法軍大敗,台北城因而保全。這場歸功艋舺地方的軍功義行,經劉銘傳奏報光緒帝後,賜贈艋舺兩面匾額,其中一面即為龍山寺「慈暉遠蔭」匾,另一面今日仍存於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李火增,1941
對聯:傳統寺廟的詩詞文學性是另一觀賞重點,兼具有宗教文化、地方文獻與文學價值三大特色,為重要文化價值。龍山寺正殿對聯中有不少戰後重建重要紀錄,更不乏許多台灣本地出身的晚清文人之作。例如:正殿對聯「寶殿重興共仰莊嚴新氣象」、「蒼生有賴長沾浩瀚舊恩波」,為中殿重修時所題,由日治時期知名文學、教育家的劉克明所撰,描述了這段大殿重修的歷史。在正殿左右廊柱聯上,另一幅詩聯「憶當年紅羊浩劫我佛泰然自在」、「看此日祇樹重興眾心何等虔誠」,也是劉克明所作,字是近代知名書法家王壯為所題,內容更刻畫出正殿轟炸和菩薩完好無損的神蹟。
後殿
歷史
艋舺龍山寺是一座清代傳統三進式寺廟建築,初建於清乾隆三年五月十八日(西元1738年),於乾隆五年二月八日龍山寺落成,當時是由泉州武榮的貿易商人單獨出資興建後殿,主祀天上聖母,兩側供奉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並供奉道、儒教諸神明,以左文右武、男左女右的序列擺設。
後殿是以五開間的聖母殿為主體,左右各有三開間的文昌殿與關帝殿,三殿並進的架構與第一進的三川殿可說是相互呼應的,無論是平面的寬度與進深都與三川殿相仿,唯有高度上略勝一籌。不同之處在於殿內無藻井,所有架構可以一眼看盡。
後殿的聖母殿建築規格上和正殿一樣是歇山重簷頂,建造方式卻大相逕庭。有別於正殿山牆面與山花面的結合,由底部直通到頂,後殿則是在正殿的基礎上將上下簷交接的山牆往外推,讓上簷造型得以維持,下簷卻縮短,因此原本落差很大的上下簷在視覺上反而趨於一致,形成一種重複的層次感,整體性更為優異。
此外,正殿上簷的重量是由斗栱導到柱子上,聖母殿的上簷重量改由不落地的童柱導到樑上,再轉移到柱子和山牆上,減低了斗栱和柱子的負荷,結構上比正殿更為穩定安全。聖母殿的室內以8根金柱為主體,將中央架高,因此神龕空間比前緣的步口處寬且深,形成少見的前後不對稱的巧妙格局,這也是王益順高明之處。
根據文史學家的推測,艋舺龍山寺在乾隆時期即已形成了前殿、正殿及後殿的三殿式格局,因此後殿的規模也在當時打下。二戰期間後殿逃過戰火的肆虐,因此整體外觀上與正殿有明顯的不同,柱子也都保留清代留下的樣貌。但1982年4月5日龍山寺遭祝融吞噬,文昌帝君殿遭到焚毀。1983年起由陳次武設計重建,4月5日舉行文昌帝君殿重建上樑典禮,同年12月31日為文昌殿內的眾神像舉行安座典禮,成為今日所見的模樣。
艋舺龍山寺,1983
舊時文昌殿內部的神龕與現貌相比,已有不小的落差,當年金漆木雕的博古花瓶與螭龍團爐隔扇每件雕工都很精細,與關聖帝君殿的神龕隔扇頗為相似,下方還有一張彩繪麒麟、蝙蝠的供桌,顯得古樸素雅。
艋舺龍山寺,1998
關帝殿與聖母殿同為1924年所建,為泉州式寺廟建築。有別於正殿內的佛教觀音佛祖,後殿供奉的都是道教和民間信仰範疇的神祇。
1997年5月後殿開始進行較大規模的重修,於1999年6月30日完工,該年12月4日龍山寺舉辦了建寺260週年紀念暨後殿重修慶成典禮。
信仰
聖母殿主祀海神天上聖母,天上聖母在民間常被稱為媽祖或天后,為中華文化的海神代表,其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
艋舺龍山寺,2009
左右兩側則供奉著水仙尊王、城隍爺、註生娘娘、池頭夫人、福德正神等。
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本寺以善於治水的「大禹」為祭祀主神,並於左右配祀兩位侍從。水仙尊王屬於水神,和天上聖母一樣受到清代往來海上的郊商所崇奉。艋舺原有水仙宮,日治時期改正時遭到拆除,神像便移到地藏王廟內供奉,後來才改安祀於龍山寺。城隍爺也是相同時期移入。
池頭夫人則與一段艋舺歷史有關。某夜漳州人欲偷襲泉州人,當時正好有位孕婦在龍山寺水池邊納涼,發現漳州人來襲便發出警告聲,使泉州人得以有機會防範,她卻不幸遇難。後來為感念她的義行,當地人便為她塑像供奉為「池頭夫人」,主保護產婦安全。
艋舺龍山寺,2009
聖母殿內還供奉了一位很特別的神明稱為「龍爺」,也就是龍王海神,又稱為龍船頭。由安海龍山寺到鹿港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都供奉了這尊龍頭,這是清代航行海上的郊商特有的信仰。過去每逢初五就會在龍口插上榕樹枝出巡遶境,民眾只要折下樹枝放在頭上就可以消災治病,可惜如今在時代變遷中已消失於歲月洪流裡。
艋舺龍山寺,2009
聖母殿之左翼為文昌帝君殿,供奉文昌帝君、大魁星君、紫陽夫子等。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掌管人間的文章、學問、官祿,也稱為文昌星、梓潼神,民間亦有一說為本名張育的四川將領,起義抗擊前秦而殉晉,忠義感人,廣受香火,因能保佑文運著稱於世。在道教信仰中,將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大魁星君、朱衣神君、孚佑帝君並稱「五文昌」,同受士人學子尊奉。
艋舺龍山寺,2009
大魁星君又稱魁星爺、魁星君、文魁星君、文魁夫子、大魁夫子。在道教信仰中,因為奎星「屈曲相鈞,似文字之書」,被認為是主宰文運之神,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
艋舺龍山寺,2009
紫陽夫子即儒家朱子,即宋朝閩派理學大師朱熹。生於1130年,卒於1200年,字元晦、仲晦,號晦庵,世稱「朱文公」。
殿內奉祀的馬爺又稱「祿馬」、「祿馬神」,乃文昌帝君座騎。由於象徵官祿,成為祈求官途順利、平步青雲者所拜祀的對象。
艋舺龍山寺,2010
關聖帝君殿內主祀關聖帝君,並供奉三官大帝、地藏王菩薩等。
關聖帝君是五文昌之一,三國時代蜀漢的著名將領關羽,字雲長,以忠義著稱,並以「武聖」最高榮譽尊稱,歷代君王均加以追封。另因其精於理財,故商業界人士也敬祀為守護神。
艋舺龍山寺,2009
三官大帝為道教神祇,一般說法是天官大帝堯、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大禹。本寺三官大帝僅有一尊神像,由於年代久遠,故已難以推斷其究竟是天官、地官、水官大帝。
艋舺龍山寺,2009
地藏菩薩為佛教的菩薩,象徵「大願」。地藏菩薩是重「大孝」的菩薩,並受世尊囑託救度末法之一切六道眾生。
艋舺龍山寺,2009
藝術
聖母殿的外觀為兩重簷,殿內空間高聳莊嚴。正面有一對石雕人物柱,左右屋簷轉角一對剪黏壽翁、仙姑,以及殿內牆壁上的西洋花草壁塑,都是本殿有特色的建築裝飾。
位於聖母殿前方東、西廂的側門牆上的龍虎壁,具有護衛寺廟的象徵意義,為龍山寺的代表性古物之一,乃1920年大改建時主導剪花的洪坤福匠師所作,也是歷經數次修整後仍能得見的少數作品。交趾陶又稱交趾燒,是一種用於裝飾建築的低溫彩釉軟陶,常由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當中去找題材。
黃適上,2012
臺灣交趾陶分為兩大系統,一為廣東葉王,葉王一脈多以黏性較強的紅陶土塑造,因可塑性高,造形較為誇張,人物表情也很豐富,以「熟釉」的釉上彩結合灰釉,發色變化多采多姿。其燒製之胭脂紅釉被視為葉王系的特色,現代常把把葉王定位為臺灣交趾陶之父。戰後有林添木等人為代表。
另一系統傳承自福建廈門柯訓,也是龍山寺數次改建整修所倚重的一派。柯訓一派採用釉下彩,釉色溫潤且較具流動性,使用紅、白混合的陶土為胎體,以提高火候和硬度,但因可塑性略差,造型偏向小巧精緻。柯訓傳人洪坤福亦為廈門人,精於捏塑尪仔,故世人稱其為尪仔福,目前可見到的落款為鷺江洪坤福,1910年來臺14年間,在台灣傳徒多人,作品遍及南北各大寺廟,對台灣寺廟的剪花藝術有非常大的影響。後來二戰後承作修建龍山寺的陳天乞、張添發等匠師,都是洪坤福的徒弟。
緒論
歷史
大臺北盆地自清代開始拓墾起,艋舺即是臺北市最古老的商業地帶。早期中國福建移民來到艋舺,其中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從原鄉安海拜請觀世音菩薩分靈來台,建立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同時具有地方治理、防禦、教育和商業等機能,形同民間政府。
艋舺龍山寺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當時淡水河河運盛極一時,使艋舺河岸成為來台漢人與原住民族「平埔族」以物易物和文化接觸的重要地帶,很快在數十年間,艋舺發展成臺灣北部最大的河港聚落。此後百年,清廷對臺灣的治理重心逐漸從南部往北部轉移,艋舺也逐漸取代臺南府城的政治與商業地位,「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成為流傳數百年的古老民間諺語。
艋舺龍山寺有一個神話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渡海來台的商人路經此地,因一時尿急要在竹林中就地方便,便將身上的香火袋掛在竹枝上,等到離開時卻忘了帶走。到了夜晚香火袋在林中發出光芒,附近居民見此異狀前往查看,發現這個寫著「龍山寺觀音佛祖」的香火袋。附近居民紛紛相信對此香火袋許願後願望就會實現,於是信奉者越來越多,最後地方仕紳共同出力出錢建造了這座寺廟。
2018年11月12日,艋舺龍山寺經文化部核定,正式從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本寺採坐北朝南方位,為古典三進兩落回字形宮殿建築。在建造之初已具備前、中、後殿的三殿式格局。前殿廟門為十一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龍山寺歷來遭受多次天災、戰亂,進行過幾次較大規模的整建,分別是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在大地震中頹倒、同治6年(西元1867年)遭暴雨肆虐造成山牆毀損。
大正8年(西元1919年),因逾五十年未修,寺內樑柱蟲蛀侵蝕嚴重,龍山寺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改建,集結當代最頂尖的建築師與工藝師共同設計監造完成,從原本較小規模的三開間變成十一開間格局,一舉成為當時全台最大也具有精湛工藝的指標性寺廟。龍山寺前方原有一座大蓮花池,為建寺時配合風水師堪輿之美人穴位所挖掘的池塘,有觀音菩薩「美人照鏡」的美意,1923年日治時代填平改建公園。今日寺前的捷運站公園上設計了一個小型噴水池,藉以訴說這個典故。二次大戰末期,盟軍進行台北大轟炸,龍山寺正殿不幸被燃燒彈擊中燒毀殆盡,所幸戰後1952年起在地方人士奔走之下重建原貌。
李朝北,1920-30s
神祇
艋舺龍山寺主祀神為觀音佛祖。除了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普薩外,寺內也有道教民間信仰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華佗仙師、月下老人等諸神,成為台灣特有的儒釋道三教融合信仰文化的代表性廟宇。每當寺廟祭祀法會時,仍由佛教僧侶主持,遵守佛寺禮儀形式。
民俗活動
光明燈與平安燈:每年歲末,艋舺龍山寺開放登記點光明燈服務,信徒踴躍,加上觀音菩薩靈威遠播,經常供不應求。其中最受歡迎的聖母殿光明燈、文昌殿光明燈、藥師燈,由於空間名額有限,總是吸引大批民眾數週連夜排隊爭取。不過近年隨著寺方的革新措施,以往人潮長龍環繞龍山寺周圍的畫面已不復見。這一年一度的光明燈與平安燈,延續自今已成為艋舺年節的特色風景,也是老台北人珍貴的回憶。
謝燈與點燈、灑淨:龍山寺光明燈例行在每年年底由法師帶領謝燈,在更換新年度祈福信眾燈籤後,於除夕當晚舉辦隆重的點燈儀式,在誦經獻供後,點亮所有燈座。點燈儀式結束後,寺方人員由法師引領繞行全寺,並走出寺外,依序為街道、公園環境灑淨,意在祈求「合境平安」,沿途可見民眾自行列隊,等候接受佛祖甘露水淨潤身軀,以求除去身上穢氣,為新的一年之始帶來鴻運。
一〇八響平安鐘:除夕跨入大年初一深夜時分,寺方舉辦一年一度的傳佛教寺廟儀式「一〇八響平安鐘」。寺內鐘樓、鼓樓難得一見敞開大門,由住持與法師以一誦經一鐘聲方式,帶領一百零八次敲鐘祈福。鐘鳴畢,接續鼓樓擊鼓,以傳統古禮「三通鼓」儀式進行,過程中全寺平靜莊嚴肅穆,是感受沉靜內在心靈的神聖宗教文化儀式。
黃適上,2010
鑽燈腳:農曆除夕晚間九時,寺方在廟埕內舉辦「鑽燈腳」傳統民俗活動點燈儀式,兩座由傳統工藝師製作的精美巨大花燈-「平安總燈」與「生肖祈福主燈」在農曆初一至元宵期間設於廟埕,供民眾沿花燈下方穿越,取其「添丁發財」、「封侯進第」、「步步高陞」之意,祈求整年運勢平順,是在地人每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也吸引無數觀光客前來。
黃適上,2009
元宵燈會:農曆正月15日是熱鬧的元宵節,燈會活動則是龍山寺傳統上在地的重要慶典,在早期有台灣三大元宵燈會盛名。過往年代,春節期間龍山寺廟埕會展出大型電動花燈,有各種歷史傳奇人物、神話傳說、珍奇動物等主題作品,由企業出資聘請名匠製作,捐贈於龍山寺展出。另外中小學校舉辦學生花燈競賽,大人小孩自製花燈上街爭奇鬥妍,吸引各地民眾前來欣賞。電視公司也在此舉辦盛大猜燈謎晚會現場轉播,把艋舺龍山寺前擠得水洩不通。現今元宵節燈會改由政府委託民間廠商辦理,每年燈會地點視狀況而定,盛況已不如從前。
浴佛節:農曆4月8日為佛陀釋迦牟尼聖誕,俗稱「佛誕」、「浴佛節」。龍山寺內準備香草甘茹水供信眾引瓢淋浴佛身,源自傳統佛教「水供」儀式。當天上午在寺內也有慶典活動,以迎佛、遶境、浴佛等儀式進行。
中元普渡與放水燈:農曆七月份為台灣傳統的「鬼月」,象徵陰間之門開啟。整個農曆七月,龍山寺有多項活動祭典,皆帶有施食餓鬼、超度亡靈、助道解脫、拯救十方孤魂之意。中元節除了在龍山寺有大型盂蘭盆勝會之外,地方其他廟宇也有舉辦,民間也會發起大型普渡,十分熱鬧。龍山寺在農曆7月14日傍晚開始豎水燈排,接著遊行隊伍繞行市區抵達河岸,晚間七點進行放水燈儀式,接引水路孤魂,為其施食與超度,是傳統社會表現人們對於神鬼萬物的一份崇敬與慈悲。
黃適上,2012
其他慶典:龍山寺一年當中各月份還有許多神明慶典、法會;每日清晨6點與下午3點45分皆有早晚課誦經,上午8點也有誦經共修,皆為瞭解與體驗台灣佛教、道教文化與在地信仰生活的絕佳選擇。
周志勳,2011
藝術
艋舺龍山寺現有的規模,歷經兩、三百年來數次整修擴建而成。然而今日所見之形式與格局,從1920年代大規模修建之後便已確立,而有關這次的整修曾在艋舺歷史上留下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龍山寺屋樑牆柱損毀不堪,經歷風災、白蟻等長期侵害,逾半世紀未修,廟體頹危。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平日生活節儉,以粗糠剩菜為食,全身袈衣粗布補丁,人們稱作「乞丐和尚」。福智法師眼見佛門聖地殘敗無人聞問,於是拿出自己一生的積蓄-七千兩百日圓捐給龍山寺,並開始發起募款。這筆錢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等於是辛勤工作十年的收入,人們受到福智法師這種崇高人格的感召,紛紛起而響應這次的義舉,許多地方重要仕紳商賈投身捐款及號召的行列,善款物資從各地湧入。據載這次的捐款包含材料物資的捐贈總和超過六十萬日圓,如此巨大的社會能量,促成這次堪稱台灣寺廟建築史上深具劃時代意義與藝術影響力的偉大工程。
整個重建工程由泉州惠安著名大木匠師王益順主導與設計,並集結當代工藝界一時之選,將各種不同工班的大匠名師有計畫地分工逐步施作。從1920年到1924年止,以絕佳的效率跨部門協調合作,將原本的寺廟式建築脫胎換骨變成宮殿式建築,打造出這座巧奪天工、工藝精緻的台灣第一名剎,一舉成為當代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寺廟,吸引各地寺廟爭相仿效。
在材料部份,主要木料由福州進口高級福杉;石料則取自廈門泉興石廠。首先土水匠師完成建築的地基、台基、基作與重要的主體磚造、石砌等基礎結構後,大木匠師及石匠便在現場進行需要繁複巨大且精密技術的支撐結構鑿刻工程。建築結構完成後,接著進行屋頂作業,由瓦匠完成屋脊、屋瓦後,建築主體便大功告成。最後一個部分則是傳統建築裝飾工藝的呈現,由各細部匠師進行精緻的裝修工作,包括木雕、石雕、彩繪、泥塑、剪花、交趾陶等。
可惜的是,發起重修的福智法師在完工前兩年便圓寂過世,無緣看見人們今日所見到的艋舺龍山寺宏偉莊嚴面貌。
李火增,1941
艋舺龍山寺從1920年代之後,歷代的每次重建、整修,幾乎都是由當代名匠操刀,台灣本島與福建匠師多有參與,可謂是集歷代名家工藝於大成的最高藝術殿堂。
廟埕
歷史
山門,是佛寺對外的第一個出入口,進出佛門淨地的正面樓門,也可說是佛教寺院的根本象徵。山門原為「三門」,蘊藏在佛經裡提到的「空」、「無相」、「無作」這三種修行的基本概念,是對佛寺必要的理解,因此三門是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組成,又稱解脫門。
龍山寺山門建於1968年,藉以區分佛門與世俗界地。自日治時代以來,廟前廣場僅有一排低矮石柵欄與外界區隔,原無山門和圍牆。1956年,市政府將原本幽靜的寺前公園規畫成臨時攤販安置處,後來更興一度建大型商場,使得龍山寺周圍環境發生巨大改變。
艋舺龍山寺,1994
龍山寺寬廣廟埕採花岡石條鋪設。清代往來於台灣海峽的大型木造帆船,在航行來台途中為避免船身搖晃,在船艙底下裝滿石材,回程時則載回台灣米糧。這些石材成為當時社會重要的工程建材,艋舺龍山寺廟埕所鋪設的就是這種壓艙石,具有珍貴歷史價值。
二十世紀後期,因應社會環境變遷,龍山寺進行淨化寺廟計畫,陸續設計規劃廟埕兩側的山水庭園造景,名為「淨心瀑布」。
藝術
建於1968年的山門,由台北名匠廖石成所設計建造,為四柱三間,中央高起,兩側低平,為歇山重簷式牌樓建築,與寺廟本體相互呼應。山門屋簷下方設計一片網狀連續斗栱支撐屋頂,繁複細緻的小型如意斗栱有如鏤刻花雕一般,不但具有視覺上的傳統建築裝飾美感,同時對地處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來說,兼具實質的防震作用。
周志勳,2015
山門樑柱上有一對對聯,由當時任考試院院長的孫中山長子孫科所題:上聯「龍象為佛門法力表徵杯度錫飛救世共宏菩薩願」,下聯「山川萃員嶠人文盛美風淳俗厚化民深體聖賢心」。此外,山門入口旁的龍山寺石碑也頗具歷史意義,為晚清進士賈景德題。
黃威翔,2020
龍門-虎門
歷史
龍門位於龍山寺前殿中央「三川殿」之左翼,右翼則為虎門。龍門、虎門與三川殿共同組成龍山寺的第一進,是進出寺廟的主要門戶。進入寺內必須由龍門進入。〈需特別注意:左右邊以神明視線所面對的坐向為準〉
龍門與虎門內分別設有獨立的門廳,稱為龍門廳與虎門廳。三川殿在整個寺廟中央雖也設門,但此廟門在台灣民間信仰中為神明進出專用,僅在重要節日或祭祀活動才開啟。在台灣習俗裡,一般民眾應由左側的龍門進廟,出廟時走右側的虎門,亦即左進右出,俗諺說「登龍門,出虎口」,為招吉避凶之意。反之則犯「入虎口」的忌諱。
1920年代整建時,主持整體設計規劃的匠師王益順以極具巧思的創意,將龍虎廳比照中央三川殿設計,但依照傳統建築空間倫理,龍虎門屋頂應當低於三川殿,符合中路高、兩翼低的原則。
為此,龍門和虎門屋頂皆設計前後二層,前面一層屋頂降低,藉以襯托三川殿屋頂的高聳。另外也將三川殿的中央屋頂拉高,產生更大的視覺落差,突顯出三川殿的宏偉。獨特層疊交錯的屋頂設計,讓龍山寺第一進門面從建築到屋頂線條展現出無比的莊嚴華麗。
由於精巧多變的屋頂高度設計,也讓龍山寺第一進所有樑柱結構都必須重新計算,增加了建築上的難度,其高規格設計與建築工法,皆為台灣首例,堪稱台灣傳統寺廟形式中絕無僅有的經典佳作。
鄭麗雪提供,1968
三川殿
歷史
艋舺龍山寺是清代傳統三進兩落寺廟建築,從山門牌樓進入後,廣大廟埕前的「三川殿」即是龍山寺的第一進,是寺廟門面、是前殿,主要的出入口也連接在左右兩側的龍虎門廳。
艋舺龍山寺,2015
清代廟宇建築是以「殿」為中心點,往前後方加上前後殿的概念,稱為「進」。整座寺廟最重要的信仰核心為「主殿」,例如艋舺龍山寺的第二進即為祭祀主神觀世音菩薩的「主殿」。往兩翼發展,則加上門廳及護龍。護龍即為左右側廊道,稱為「落」。寺廟規模越大,殿堂、門廳和護龍也就越多越繁複。
早期社會,為了彰顯建築或建造者的社會地位,首重建築本體規模的正面寬度。龍山寺現今的三川殿樣貌,為五門、十一開間(兩根樑柱間計為一開間),其氣派的樣貌與格局都是在1920年代大規模重建時奠定的基礎。艋舺龍山寺三川殿的格局特殊,只有極少數的大型廟宇能與之並論,無論在建築規劃或藝術性表現上,都是源遠流長獨一無二的社會文化結晶。
第一進為三部份所組成,包含三川殿(前殿)、龍門廳與虎門廳。三川殿的殿門稱為三川門,在傳統信仰精神意義上,此為天界神祈專用的出入門。艋舺龍山寺僅在重要祭祀慶典或節日時打開此門。
艋舺龍山寺,2012
龍山寺設計師王益順在當年規畫時,大膽將原本一般性常見的三川殿屋頂推升,大幅拉高屋脊高度,成為歇山重簷式的屋頂設計,藉以凸顯正面的高大雄偉視覺。這種原本僅用在廟宇正殿的建築技術首次被用在前排的三川殿上,可見在當時的社會期待下,頗有將龍山寺一舉推上台灣民間信仰崇高地位的歷史性意義。
王益順出身泉州惠安木匠世家,為奠定溪底派工藝地位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遍布各地,例如:廈門南普陀寺、惠安青山宮;在台灣則有金門王氏宗祠、陳氏宗祠、鹿港天后宮、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臺北孔廟等。
神祇
前殿供奉配祀三寶佛。
面對正殿,中央為釋迦牟尼佛,手持寶珠,為佛教教主,為眾生說法傳教。
面對正殿,右側為藥師琉璃光佛,手持寶塔,為眾生解除病痛及消除煩惱。
面對正殿,左側是為阿彌陀佛,手持蓮花。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
依照佛教儀軌,龍山寺的祭拜順序須先從三寶佛禮佛後,再依序由正殿開始參拜。
藝術
雙凹壽:龍山寺前殿中央為「三川門」,為了凸顯正面空間的豐富層次變化,設計出兩層往內退縮的入口空間,稱為「雙凹壽」。早期傳統寺廟只留一層凹壽。
銅鑄蟠龍柱:位於三川門前左右兩側,為全台僅見的一對以銅鑄造而成的蟠龍柱。創作者為大正10年(1921)人稱「尪仔福」的全台知名匠師-洪坤福大師一手塑形設計。專精交趾陶及剪黏技藝的洪坤福先完成打胚後,再交由台北鐵工廠李祿星開模鑄造,是融合兩種傳統工藝相輔而成,十分珍稀。
柱,是建築的重要承重結構,在傳統建築中也是極為重要的裝飾性構件。此對柱採一柱一龍對稱配置,為頭下尾上降龍形,龍身翻騰盤繞,背鰭強烈扭轉,鱗片細緻分明,龍掌呈四爪,剛健有力。龍頭在柱底部分躍然昂起,下方柱珠以海浪與鯉魚躍身構成,頗有翻雲覆江之意,蟠龍騰駕天際則綴以雲霧交錯。此外,柱身雕以多尊封神榜神話人物,柱頭帶有西洋希臘式植物紋飾風格,整體藝術格局氣勢雄偉,為台灣龍柱華麗時期的代表作品,作為山川殿入口重要意象,有著盛情迎訪之美意。
洪坤福的作品,在龍山寺內另有後殿東西廂房的龍虎堵交趾陶壁面。在台灣各地,許多重要廟宇都曾邀請洪坤福操刀,例如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朴子配天宮、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孔廟等。
張乾榮,1980s
抱鼓石:三川殿中門兩側有青斗石雕刻而成的抱鼓石,是門柱的強化結構,視覺上則有裝飾美感,它的雕刻圖案蘊含深刻文化意義。右側抱鼓石正面雕刻為雙龍搶珠,背面有馬和喜鵲,象徵馬上見喜;左側抱鼓石正面為蒼龍教子,背面有蜜蜂、猴、綬帶鳥、鹿,意謂封侯受祿。右側及左側抱鼓石下方,分別有宮廷仕員,一邊手執旗與球,另一邊執戟與磬,發音隱含祈求吉慶之意。這些具有吉祥願望的象徵性裝飾,是台灣傳統建築匠師經常採用的表現手法。
艋舺龍山寺,2010
屋頂:大木匠師王益順,採用正統「正四垂八翹」的建築技法,將屋脊中間一段切開向上升高,兩側飛簷則不動,藉此拉大中央屋脊與兩側飛簷的高低差,造成一種屋頂上另有屋頂視覺。這種作法在樑柱支撐結構上增加許多難度,展現頂尖建築技藝。與其他寺廟相比,三川殿的屋頂不但寬度更大,高度也更高,層層疊疊的屋頂錯落有致,產生令人目不暇給的美感。
對看廳:三川殿的背面,採用開放式的殿堂設計,隔著中庭與正殿相望,稱為對看廳。主要結構為柱,沒有牆壁隔間,視線直接穿透空間,將正殿、中庭、兩側廂房與高大的鐘鼓樓連成一氣,創造簡潔寬闊的舒適感,是龍山寺內最壯觀動人的一景。
李釣綸,1970-80s
藻井:由於屋頂上建築技法的繁複運用,使得三川殿的屋脊多達十九條,從內部抬頭仰望,建築表現十分驚人,是欣賞龍山寺工藝的重點之一。屋脊上的大量工藝雕飾,為當代數一數二的極致藝術展現,天花板的八角形藻井值得特別駐足觀賞。藻井由於線條結構分布細密,俗稱「蜘蛛結網」,是建築物天花板上的「回」字型上升結構,由四周往中心點漸次提高,由許多狀似如意的細小「斗拱」層疊而成,並加上花紋裝飾,堪稱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工藝。藻井下方有八個木雕獅座將藻井抬起,塑造出華麗莊嚴的氛圍。正中央彩繪八卦圖案,為過往信眾避邪祈福。
艋舺龍山寺,2012
石雕窗:三川殿中門兩側牆壁的方形石雕窗,採用整塊上等青斗石材,以透雕的技術打造而成。題材取自三國人物故事,右側石雕窗主題從上而下依序為:古城會、孫權計破曹操、許褚裸衣戰馬超。左邊石雕窗則是:取長沙、劉玄德醉走黃鶴樓、馬超夜戰葭萌關。畫面中每個人物神情動作都不相同,栩栩如生。窗緣採用泉州粉紅花崗石,花鳥細雕陪襯於旁,青粉互相襯托,是傳統文化的視覺饗宴。
黃威翔,2020
門聯:三川殿正門門柱上有一對重要對聯,為清末北臺重要仕紳魏清德的詩題,並隔海請光緒朝改革派總理大臣康有為題書,為1920年修建時所刻,上聯「龍舸渡迷津發大慈雲只要眾生回首」,下聯「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堪稱艋舺龍山寺重要文物寶藏。
匾額:三川殿內重要匾額「光明淨域」,由被譽為當代草聖的近代書法大家于右任草書題字。另外,右側匾額「柔順利貞」為1871年同治年間留下之珍貴古物,由泉州北郊金萬利所立。左側「通身手眼」為清代艋舺第三大富商及慈善家之後代,晉水王宗河所獻。
艋舺龍山寺,2012
門神:門神是傳統社會重要民俗信仰,傳統家庭和廟宇大門上皆有雕刻、彩繪、懸掛或張貼之神像。古時門戶多為兩扇,所以門神也以雙數為主。龍山寺三川殿中門共六扇,一扇一門神,共三對門神。中為哼哈二將,左側紅面為哼將軍鄭倫,右側青面為哈將軍陳奇,形貌威武。外側兩對則為佛教護法神四大天王,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原作為台南名畫師陳壽彝約於1967年彩繪完成,歷年整修後已多有改變。
排頭:從屋頂垂脊延伸向外的前端,以各種人物故事裝飾,稱為「排頭」。一具屋頂裝飾性,一則具屋脊鎮壓作用。在材料上,採用早期俗稱「馬桶釉」燒的低溫陶,以白瓷釉燒製後再上色,製作較為方便,減少溫度改變造成胎體變化,背面中空,讓成品不易產生龜裂。
艋舺龍山寺,2014
剪花:艋舺龍山寺的一大特色是擁有大量的剪花工藝。在1920年代大整建時,剪花工程交由洪坤福和林平兩位匠師包辦,剪花師的工作包含剪粘、泥塑上彩、交趾陶等工藝,涵蓋捏塑、陶藝、鑲嵌、彩繪等技術。主要分布在排頭、屋脊、牆面、水車堵上,運用範圍非常廣。從工藝價值來看,由集結當代一時之選的工藝匠師共同創作,讓藝術表現上極具觀賞性。可惜歷年整修後,現多為後期工藝師重作,已無原作。
交趾陶:龍門脊堵上的交趾陶為一大特色。由張添發製作,取材自三國演義孔明七擒孟獲的故事,人物高約30~40公分,頭部約9~10公分,其風格頭大身小,表情生動,形成視覺上的趣味。虎門排頭的交趾陶為陳天乞之作,取材自五虎平西演義,以人物姿態生動傳神見稱,人物比例較為修長,頭部約為全身的五分之一。陳天乞擅長二次燒,釉上彩的交趾陶,圓球形寶塔是它的特色,俗稱為饅頭塔。二人都是知名工藝大師洪坤福的徒弟。
鐘鼓樓
歷史
龍山寺中庭配置左鐘右鼓,東側護龍(龍邊)廂方上方即為鐘樓所在。下層四周帶有柱廊,形成非常有層次感的造型。屋頂的轎頂造型是台灣建築史上首見,渾圓的S型曲線讓龍山寺的天際線多了一道美好的風景。
樓的主體採六角形設計,但因受限於下層廂房淺而寬的空間,無法成為正六邊形,而是扁的六邊形,產生了外觀上的變化性,這也是台灣所首見,從外頭看過去,鐘鼓樓的空間看起來是寬的大的,足堪與正殿的氣派相互呼應。樓的構造是由兩圈柱列所圍成,內圈柱以「通柱」的手法由地面直通到屋頂,支撐起上方的兩層屋頂,外圈柱廊則與一樓同高,支撐下層的屋頂。內圈柱下方配置了格扇門,鐘與鼓則懸掛在樑上的一圈斗栱上,在設計和空間上的趣味別出一格。2009年12月14日建寺270週年紀念暨圓通寶殿、鐘鼓樓重修慶成典禮。
龍山寺鼓樓位於中庭西側(虎邊),下方為過水廊的廂房所在。
台灣早期寺廟會將鐘、鼓設置於正殿之內,日治時期開始將鐘鼓樓分開來設計。1920年代,在王益順主導下,龍山寺的鐘樓和鼓樓成為獨立的建築主體。這種作法自古即是位於城市大型寺院的格局,由於龍山寺受限於市街密集地帶,空間有限,因此王益順將其發展出新的結構工法,將鐘鼓樓完美設置在護室上方,是全台首次出現的轎頂式重簷頂鐘鼓樓,造形獨特,美輪美奐。
鐘鼓樓建於東西護廊廂房的硬山單簷屋頂上方,不僅提升了樓閣本身的高度,王益順更巧妙地利用空間規劃上的錯覺,將外觀做成假三層屋簷,讓鐘鼓樓看來更為高聳華麗,並同時解決了建造鐘鼓樓用地不足的問題,這些改變都引領了台灣各地廟宇建築的新風潮。
傳統鐘鼓樓是寺廟舉行儀式時的重要禮器,同時也是寺院日常作息的依歸,有著日出鳴鐘而起、日落擊鼓而息的「晨鐘暮鼓」報時功能。又以方位來說,配合著艋舺龍山寺坐北朝南的座向,日昇東方為鐘樓,日落西方為鼓樓,故其為「左鐘右鼓」。不過,這樣的晨鐘暮鼓傳統已不再進行。
鄧南光,1950-60s
民俗活動
除夕 擊鼓鳴鐘賀新正
除夕跨入大年初一深夜時分,寺方舉辦一年一度的傳佛教寺廟儀式「一〇八響平安鐘」。寺內鐘樓、鼓樓難得一見敞開大門,由住持與法師以一誦經一鐘聲方式,帶領一百零八次敲鐘祈福。鐘鳴畢,接續鼓樓擊鼓,以傳統古禮「三通鼓」儀式進行,過程中全寺平靜莊嚴肅穆,是感受沉靜內在心靈的神聖宗教文化儀式。
黃適上,2019
藝術
鐘樓內部懸掛的鐘,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所造,高約170公分,寬約110公分,外部刻有「淡水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的字樣,除了兩聯佛教詩文,當初鑄鐘時的船戶、商號、官員,以及龍山寺的董事等都名列於上。見證艋舺龍山寺長遠而悠久歷史。
鼓樓內現存有兩座鼓,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的重要文物。
大鼓立於地面鼓架上,直徑與高度皆為150公分。根據文獻記載,此鼓為日本時代台灣神社所用之物,鼓身據說由整塊柳木刨空製成,與一般台灣佛寺之鼓形式不同,十分珍稀。另外一座體積較小,從鼓樓屋脊頂樑往下懸吊,體積較小,製作年代約為清同治4年(1865)。
正殿
歷史
正殿稱為圓通寶殿,奉祀龍山寺主神觀世音菩薩,初建於19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是日本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也有不少軍事據點, 1945年1月,美軍開始轟炸台灣各大城市,同年6月8日凌晨1時,盟軍夜襲台北,誤將艋舺龍山寺正殿認成軍事目標總督府,投下燒夷彈。木造的正殿建築中彈後全毀,右側護廊也幾乎燒毀殆盡。建築本體、殿內所有神像、珍貴文物與匾額、雕刻等,都在火災中付之一炬。
然而,此次轟炸卻留下意外的神蹟,龍山寺內無人傷亡,而且主神觀世音菩薩神像也毫髮未傷,成為神明顯靈守護百姓的數百年地方傳說。
戰後,由於民生困苦,在地方仕紳努力下,龍山寺直到1955年開始進行正殿重建計畫。由原設計者泉州溪底派王益順之養子王世南按照原貌重修,僅作小部分更動。大木匠師為台北極負盛名的陳己堂與廖石城操刀,二人皆為台灣本地著名漳州派名匠陳應彬徒弟,打造出融合泉、漳二派風格的艋舺龍山寺正殿,為台灣罕見之例,成為更具族群包容性的宗教信仰廟宇。
早年艋舺龍山寺前後殿共設七座香爐,近年響應環保訴求,實施減香減爐措施,現今留下一座中庭的觀音爐。觀音爐的周邊四個角落,有四個裸身戴帽的洋人力士,共同撐起香爐,此為古時台灣民間因受洋人武力來犯受到欺壓剝削下,所展現的社會敵意表現,為傳統建築上常見的手法。在民間有「憨番扛廟」的說法。
李釣綸,1980s
神祇
正殿中央神龕供奉觀世音菩薩,採坐姿,左右殿配祀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從祀韋馱、伽藍二護法,左右壁各有一座十八羅漢山,神龕內除奉祀羅漢之外,也奉祀了山神、土地神、四海龍王。
艋舺龍山寺編輯部,2010
龍山寺主祀神明觀音菩薩,為乾隆3年(1738)由地方士紳共商赴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來台。早期福建移民渡海來台後,於清初陸續在台灣南北各重要河港創建五座龍山寺,分別在鹿港、艋舺、府城、鳳山、淡水,皆是由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
1945年盟軍轟炸台北,正殿中彈全毀,主神觀音菩薩奇蹟般地毫髮未損,僅臉部燻黑,地方民眾莫不稱奇。據載,龍山寺正殿從前為流浪漢容身之所,空襲前一天不知何故突然飛來大批蚊子,眾人無法忍受被迫離開正殿,不料隔天就遭轟炸,因此沒有任何人傷亡。民間傳說,當時有人看見一位白衣女子以手接炸彈,故至今流傳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神蹟。
觀世音菩薩在台灣民間素有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形象,同時能超渡亡魂,具有廣大無邊神力,能保佑平安,因此受到老百姓的愛戴。觀世音菩薩也是一般家庭供奉的神祇。
在正殿虎邊,有一尊日治時期完成的釋迦牟尼像,名為「釋迦出山像」,為臺灣首位西洋雕塑藝術家黃土水所作。黃土水,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國美展的台灣藝術家,被譽為「台灣的羅丹」。1926年,艋舺仕紳魏清德委託黃土水製作一尊新的神像,以上等櫻木刻製,完成之後獻給龍山寺。在二次大戰中,此作隨著正殿一起炸毀,目前所見塑像以黃土水原模翻製成銅質複製品。
李火增,1941
藝術
西元1959年,正殿重建工程完成,大致延續了1920年代王益順的風格,屋頂為歇山重簷式。屋脊上有裝飾剪黏及交趾陶,正脊中央置有寶塔,兩端置水龍,屋脊翼角有飛鳳及螭龍裝飾。放眼盡是講究細節與精湛工藝。
石柱與台基:正殿為寺廟地位最高的殿堂,因此在傳統上建築高度也必須是全寺最高之所在。正殿興建於一座高起的平台上,此建築底座保留日治時期原有石台基礎。四面由22根石柱組成迴廊,包含8根雕花柱及14根圓柱組成,採「對場作」工程方式進行。將工程對分成兩個或數個部分,分別委託不同匠師同時進行施作,為加速工程進度與激勵匠師良性競爭與彼此合作的當代工程常用手法,現今在欣賞時可細細品味其同場競合間的趣味關係。例如:正殿正面雕花柱中,中央兩根龍柱為匠師張木成所作,兩根花鳥柱及右邊轉角兩根龍柱為蔣銀牆作品,左邊轉角兩根龍柱則是蔣文浦作品。石欄杆依舊貌重新打造,柱頭圓球和花瓶狀欄杆,皆受西洋建築時代影響。
石雕八角窗:位於正殿左右迴廊的石堵牆上,八角窗採觀音山石雕刻而成,四邊角為蝙蝠,意為賜福,中央有松鶴仙翁與麻姑獻瑞,寓意長壽。也是採張木成、蔣銀牆二位匠師對場作,歷經六年完成,石雕題材與造形互相呼應,但雕刻手法各異其趣。
艋舺龍山寺,2013
蟒龍階:正殿前方有一座向外延伸的方形月台,作為祭拜與宗教儀式的進行空間。月台前方另凸出一座斜坡式設計,名為「御路石」,源自古代皇帝專用通道,在寺廟中則象徵神路,在台灣則稱「蟒龍階」。上有龍形,右掌持印、左掌握珠,裝飾各式水族於側,代表祥瑞之氣。
艋舺龍山寺,2012
對場:除了石匠藝師,大殿的重建過程中各部門皆大量採用對場方式。木雕為黃龜理、蘇海萍。剪花為陳天乞與朱朝鳳。彩繪則是台南名家潘春源。此次重建可說集全台當代工藝匠師作品之大成,為戰後名家聯手的大型歷史鉅作。可惜同樣經過歷年重修後,有許多部分已成為全新作品,例如彩繪與剪花。
正殿藻井:大殿內部天花板,有另一座巨大藻井,為大木匠師王益順在台灣設計製作的少數四座藻井之一。藻井四周低、中間最高,高度次序代表建築尊卑。藻井有象徵佛教輪迴之意,最頂部稱為「頂心明鏡」,照明人心善惡。此藻井在1920年代王益順的設計中,以逆時鐘方向盤旋而上,由16組斗栱撐起,到了1950年代重修後,改由32組斗栱支撐,並改為順時鐘旋轉。
艋舺龍山寺,2005
正殿神龕:神龕是供奉神明的木製小閣,觀世音菩薩便安座於此中。正殿神龕由日治時代台灣木雕名匠黃龜理設計與創作,其木閣棟架精雕細琢,覆以金箔,顯現莊嚴寶剎的崇高地位,為龍山寺最為金碧華麗之設施。精細雕工與藝術性,堪稱近代寺廟的經典。
慈暉遠蔭:正殿正面上方懸掛的「慈暉遠蔭」匾額,為清光緒皇帝御賜,可惜原件已在二次大戰時已燒毀,現為復刻品。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爆發,法軍入侵基隆,進犯獅球嶺,清軍節節敗退。當時主掌台灣防務的欽差大臣劉銘傳擔心台北失守,準備撤離北部南遷,艋舺地方人士得知此事後,群情激昂,龍山寺緊急召集地方仕紳共同上奏陳情書,同時寺方立即組織出動地方義勇軍協助戰事,結果法軍大敗,台北城因而保全。這場歸功艋舺地方的軍功義行,經劉銘傳奏報光緒帝後,賜贈艋舺兩面匾額,其中一面即為龍山寺「慈暉遠蔭」匾,另一面今日仍存於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李火增,1941
對聯:傳統寺廟的詩詞文學性是另一觀賞重點,兼具有宗教文化、地方文獻與文學價值三大特色,為重要文化價值。龍山寺正殿對聯中有不少戰後重建重要紀錄,更不乏許多台灣本地出身的晚清文人之作。例如:正殿對聯「寶殿重興共仰莊嚴新氣象」、「蒼生有賴長沾浩瀚舊恩波」,為中殿重修時所題,由日治時期知名文學、教育家的劉克明所撰,描述了這段大殿重修的歷史。在正殿左右廊柱聯上,另一幅詩聯「憶當年紅羊浩劫我佛泰然自在」、「看此日祇樹重興眾心何等虔誠」,也是劉克明所作,字是近代知名書法家王壯為所題,內容更刻畫出正殿轟炸和菩薩完好無損的神蹟。
後殿
歷史
艋舺龍山寺是一座清代傳統三進式寺廟建築,初建於清乾隆三年五月十八日(西元1738年),於乾隆五年二月八日龍山寺落成,當時是由泉州武榮的貿易商人單獨出資興建後殿,主祀天上聖母,兩側供奉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並供奉道、儒教諸神明,以左文右武、男左女右的序列擺設。
後殿是以五開間的聖母殿為主體,左右各有三開間的文昌殿與關帝殿,三殿並進的架構與第一進的三川殿可說是相互呼應的,無論是平面的寬度與進深都與三川殿相仿,唯有高度上略勝一籌。不同之處在於殿內無藻井,所有架構可以一眼看盡。
後殿的聖母殿建築規格上和正殿一樣是歇山重簷頂,建造方式卻大相逕庭。有別於正殿山牆面與山花面的結合,由底部直通到頂,後殿則是在正殿的基礎上將上下簷交接的山牆往外推,讓上簷造型得以維持,下簷卻縮短,因此原本落差很大的上下簷在視覺上反而趨於一致,形成一種重複的層次感,整體性更為優異。
此外,正殿上簷的重量是由斗栱導到柱子上,聖母殿的上簷重量改由不落地的童柱導到樑上,再轉移到柱子和山牆上,減低了斗栱和柱子的負荷,結構上比正殿更為穩定安全。聖母殿的室內以8根金柱為主體,將中央架高,因此神龕空間比前緣的步口處寬且深,形成少見的前後不對稱的巧妙格局,這也是王益順高明之處。
根據文史學家的推測,艋舺龍山寺在乾隆時期即已形成了前殿、正殿及後殿的三殿式格局,因此後殿的規模也在當時打下。二戰期間後殿逃過戰火的肆虐,因此整體外觀上與正殿有明顯的不同,柱子也都保留清代留下的樣貌。但1982年4月5日龍山寺遭祝融吞噬,文昌帝君殿遭到焚毀。1983年起由陳次武設計重建,4月5日舉行文昌帝君殿重建上樑典禮,同年12月31日為文昌殿內的眾神像舉行安座典禮,成為今日所見的模樣。
艋舺龍山寺,1983
舊時文昌殿內部的神龕與現貌相比,已有不小的落差,當年金漆木雕的博古花瓶與螭龍團爐隔扇每件雕工都很精細,與關聖帝君殿的神龕隔扇頗為相似,下方還有一張彩繪麒麟、蝙蝠的供桌,顯得古樸素雅。
艋舺龍山寺,1998
關帝殿與聖母殿同為1924年所建,為泉州式寺廟建築。有別於正殿內的佛教觀音佛祖,後殿供奉的都是道教和民間信仰範疇的神祇。
1997年5月後殿開始進行較大規模的重修,於1999年6月30日完工,該年12月4日龍山寺舉辦了建寺260週年紀念暨後殿重修慶成典禮。
信仰
聖母殿主祀海神天上聖母,天上聖母在民間常被稱為媽祖或天后,為中華文化的海神代表,其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
艋舺龍山寺,2009
左右兩側則供奉著水仙尊王、城隍爺、註生娘娘、池頭夫人、福德正神等。
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本寺以善於治水的「大禹」為祭祀主神,並於左右配祀兩位侍從。水仙尊王屬於水神,和天上聖母一樣受到清代往來海上的郊商所崇奉。艋舺原有水仙宮,日治時期改正時遭到拆除,神像便移到地藏王廟內供奉,後來才改安祀於龍山寺。城隍爺也是相同時期移入。
池頭夫人則與一段艋舺歷史有關。某夜漳州人欲偷襲泉州人,當時正好有位孕婦在龍山寺水池邊納涼,發現漳州人來襲便發出警告聲,使泉州人得以有機會防範,她卻不幸遇難。後來為感念她的義行,當地人便為她塑像供奉為「池頭夫人」,主保護產婦安全。
艋舺龍山寺,2009
聖母殿內還供奉了一位很特別的神明稱為「龍爺」,也就是龍王海神,又稱為龍船頭。由安海龍山寺到鹿港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都供奉了這尊龍頭,這是清代航行海上的郊商特有的信仰。過去每逢初五就會在龍口插上榕樹枝出巡遶境,民眾只要折下樹枝放在頭上就可以消災治病,可惜如今在時代變遷中已消失於歲月洪流裡。
艋舺龍山寺,2009
聖母殿之左翼為文昌帝君殿,供奉文昌帝君、大魁星君、紫陽夫子等。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掌管人間的文章、學問、官祿,也稱為文昌星、梓潼神,民間亦有一說為本名張育的四川將領,起義抗擊前秦而殉晉,忠義感人,廣受香火,因能保佑文運著稱於世。在道教信仰中,將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大魁星君、朱衣神君、孚佑帝君並稱「五文昌」,同受士人學子尊奉。
艋舺龍山寺,2009
大魁星君又稱魁星爺、魁星君、文魁星君、文魁夫子、大魁夫子。在道教信仰中,因為奎星「屈曲相鈞,似文字之書」,被認為是主宰文運之神,凡參加考試者,無不尊敬。
艋舺龍山寺,2009
紫陽夫子即儒家朱子,即宋朝閩派理學大師朱熹。生於1130年,卒於1200年,字元晦、仲晦,號晦庵,世稱「朱文公」。
殿內奉祀的馬爺又稱「祿馬」、「祿馬神」,乃文昌帝君座騎。由於象徵官祿,成為祈求官途順利、平步青雲者所拜祀的對象。
艋舺龍山寺,2010
關聖帝君殿內主祀關聖帝君,並供奉三官大帝、地藏王菩薩等。
關聖帝君是五文昌之一,三國時代蜀漢的著名將領關羽,字雲長,以忠義著稱,並以「武聖」最高榮譽尊稱,歷代君王均加以追封。另因其精於理財,故商業界人士也敬祀為守護神。
艋舺龍山寺,2009
三官大帝為道教神祇,一般說法是天官大帝堯、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大禹。本寺三官大帝僅有一尊神像,由於年代久遠,故已難以推斷其究竟是天官、地官、水官大帝。
艋舺龍山寺,2009
地藏菩薩為佛教的菩薩,象徵「大願」。地藏菩薩是重「大孝」的菩薩,並受世尊囑託救度末法之一切六道眾生。
艋舺龍山寺,2009
藝術
聖母殿的外觀為兩重簷,殿內空間高聳莊嚴。正面有一對石雕人物柱,左右屋簷轉角一對剪黏壽翁、仙姑,以及殿內牆壁上的西洋花草壁塑,都是本殿有特色的建築裝飾。
位於聖母殿前方東、西廂的側門牆上的龍虎壁,具有護衛寺廟的象徵意義,為龍山寺的代表性古物之一,乃1920年大改建時主導剪花的洪坤福匠師所作,也是歷經數次修整後仍能得見的少數作品。交趾陶又稱交趾燒,是一種用於裝飾建築的低溫彩釉軟陶,常由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當中去找題材。
黃適上,2012
臺灣交趾陶分為兩大系統,一為廣東葉王,葉王一脈多以黏性較強的紅陶土塑造,因可塑性高,造形較為誇張,人物表情也很豐富,以「熟釉」的釉上彩結合灰釉,發色變化多采多姿。其燒製之胭脂紅釉被視為葉王系的特色,現代常把把葉王定位為臺灣交趾陶之父。戰後有林添木等人為代表。
另一系統傳承自福建廈門柯訓,也是龍山寺數次改建整修所倚重的一派。柯訓一派採用釉下彩,釉色溫潤且較具流動性,使用紅、白混合的陶土為胎體,以提高火候和硬度,但因可塑性略差,造型偏向小巧精緻。柯訓傳人洪坤福亦為廈門人,精於捏塑尪仔,故世人稱其為尪仔福,目前可見到的落款為鷺江洪坤福,1910年來臺14年間,在台灣傳徒多人,作品遍及南北各大寺廟,對台灣寺廟的剪花藝術有非常大的影響。後來二戰後承作修建龍山寺的陳天乞、張添發等匠師,都是洪坤福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