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對聯 | 內容 |
---|---|---|
前殿 | 羅秀惠撰 洪逸史書 |
龍氣雲深合 山光佛照臨 萬重煙樹裡 修竹闢宗林 |
羅秀惠撰 洪雍平書 |
萬籟寂聞鐘 華嚴寶剎雄 龍山傳勝會 寺古舞虬松 | |
魏清德撰 陳蓁書 |
南國不搖落 秋桐葉轉深 如何彈指刻 便有去來今 | |
魏清德撰 洪以南書 |
冬顏秀孤松 南山當面起 葉風吹不妨 定力應如此 | |
魏清德撰 尾崎秀真書 |
春日龍山寺 拈花笑口開 欲知觀自在 須識鏡非臺 | |
魏清德撰 澤谷星橋書 |
埜風開白蓮 夏日門前路 若有會心人 勝因茲可悟 | |
魏清德撰 洪以南書 |
文甲面南山 殿堂岌業間 慈雲垂寶蓋 法雨濟時艱 了悟千般幻 徜徉萬念刪 我心應即佛 何處看癡頑 |
|
顏雲年撰 林知義書 |
蓬島山川舊 蓮宮結構新 鼓鐘醒綺夢 舺艋指迷津 香火人三縣 光明月一輪 兩朝經浩劫 色相尚存真 |
|
黃贊鈞撰 鄭貽林書 |
不入浮屠境 焉知釋教尊 龕燈光白晝 寺磬鬧黃昏 金碧三臺冠 檀楠弌殿溫 慈悲如我佛 香火合長存 |
|
謝汝銓撰 | 梵唄摹清響 龍山禮法王 雞園新寶相 鯤海舊慈航 道味人三邑 禪情水弌方 智燈無盡燄 好與爇心香 |
|
正殿 兩側壁堵 |
徐樹錚 |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頭太守亦何癡;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前種荔支。 |
梁啟超 |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沾衣。 | |
黃中理 |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 |
葉化成 | 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體兼晝夜,理包清濁。流而為江海,結而為山岳。 | |
何華 | 王摩詰善畫,高思入神,至乎遠客,雲勢石色,人以為天工所到也。嘗畫輞川圖。 | |
趙在田 | 樹深藤老竹迴環,石壁重重錦翠斑;俗客看來猶解愛,忙人到此亦須閑。 | |
張瑞圖 |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 |
黃道周 | 玄穹鑑物亶亶定,聖主敦庸事事真;幾代圖松當此禮,光風穆雨四門賓。 | |
曹學佺 | 汀水獨南流,群山在上頭,不因圖裡見,多向句中收。 雅事何曾病,賢聲如此優,京師有詞客,千里復依劉。 |
|
董其昌 | 柳條拂地不須折,竹枝入雲從更長;藤花欲暗藏猱子,柏葉初齊養麝香。 | |
朱桓 | 中散書與唐薛邕家所蓄筆精帖,字勢同與法帖本部中三月六日帖也。 | |
莊俊元書 | 春池日暖少風波,花裏牽船水上歌;遙索劍南新樣錦,東宮先釣得魚多。 | |
謝琯樵書 | 僕射又不悟前失,徑率意而指麾,不顧班秩之高下, 不論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悅軍容為心,曾不顧百寮之側目。 |
|
魯琪光書 | 仲舒之對,祖述春秋,本陰陽之化,究列代之變,煩而不慁者,事理明也。 | |
莊俊元書 | 般若義深善得法門無漏 仁慈觀音偏於此土有情 | |
胡漢民撰 | 蕭蕭涼氣滿庭除,愜意燈前一卷書;曉色窺人常不悞,草蛩鳴後鳥鳴初。 | |
高邕書 | 振錫江左,除結澗陰,嘗與炎漢太宗,長沙清廟, 棟宇接近,雲霧晦冥,赤豹文狸,女蘿薜帶。 |
|
正殿 背面石堵 |
謝冠生書 |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瞋真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離合悲歡朝夕鬧,窮通壽夭不時忙。 休將闘勝莫爭疆,百歲渾如戲一場,頃刻戲房鑼鼓歇,不知何處是他鄉。 |
謝冠生書 | 彌勒菩薩笑世篇 哈哈哈,真好笑,笑你們,都沒竅。 世上難逢百歲人,何須枉作千年調。 時時心地好培脩,不必欺心橫逆要。 念頭端正福星臨,念頭不正災星照。 貧莫欺,富莫傲, 富貴生前脩積好,貧賤今生受孽報。 兒孫八字各生成,何須苦苦縈懷抱。 子孫賢,尚可繼;子孫愚,不時廢。 饒君用盡千般計,老天一算成虛費。 任你家私敵國富,無常到來沒躲處。 用不得錢,使不得勢。 嬌妻幼子不能隨,金谷繁華總拋棄。 空手來,空手去,骷髏拋去荒郊地。 閻羅殿上簿來查,善惡分明件件記。 輪迴果報不差移,到此地位無人替。 佔甚麼田,奪甚麼地, 何須苦苦鬥閑氣,若人說到死時情。 鐵石之腸也流涕,錦繡江山也是空。 阿彌陀佛牢牢記,阿彌陀佛牢牢記。 房地量人斗,嬌妻渡客船, 田園身外物,兒女眼前冤。 |
|
袁亮 |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守規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 常觀努硬絃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 惹禍皆從閒口舌,招災多是熱心腸。 是非必不爭你我,彼此何須論短常。 世界本來稱缺陷,此身哪得不無常。 |
|
袁亮 | 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